2016年10月2日 星期日

台灣 DRAM 之死 (三)

台灣半導體技術研發組織

台灣的 DRAM 廠家早就意識到由研發的經濟規模不足所導致的發展瓶頸,剛好在二千年初有機會來了!

那時政府對半導體業的關注越來越少,一項《深次微米後段五層金屬計劃》遭到經濟部倏然中止。這是一個五年期計劃,政府以工研院為操作平台,與廠商共同開發未來半導體技術。廠商可以選擇各子項目分別參加,並且據以付費、參與並且獲得先期技術移轉。經濟部在計劃第二年期滿片面決定中止合約。

先不論廠商因計劃終止受到什麼樣的損失,工研院電子所一支一百多人龐大的研發隊伍面臨遣散。原來電子所先向代工廠商提出新計劃,沒有得到正面回應,所以轉向記憶體廠商。

站在 DRAM 廠商的立場,由於規模經濟不足而導致的研發依賴問題至此有個解決的契機。經由電子所領導人的奔走,以及業界耆宿的主持,以及經濟部主管官員的支持,台灣五家記憶體廠商願意每年合作出資、設備、研發人才,以原計劃研發人員為骨幹,經濟部再出配合款,形成共同研發平台。這真正是難能可貴,幾家平時在貨品市場、資金市場、媒體等多處廝殺的競爭對手願意攜手在最關鍵能力合作。這個組織叫台灣半導體技術研發組織 (ASTROAdvanced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Research Organization)。這個組織的英文原名是 ASTRA,我在會議上建議改成原有星辰字義的ASTRO,希望台灣的記憶體產業有如晨星的昇起。

但是事與願違,ASTRO 最終在行政院內的決議被否決,回覆的理由牽涉到一些國有財產法的細節。從事後來看,這是台灣 DRAM 產業的最後一次整合機會;錯過了,就勢將江河日下。後來危機來臨時 2009 年所倡議的台灣記憶體創新公司 (TMCTaiwan Memory Corporation) 其實為時已晚、於事無補。而當時政府裁撤了共同研發平台所省下的經費,最終以幾十倍的銀行壞帳打銷以及整個產業的傾覆為代價。

另一個更基本的問題在台灣電子、半導體產業面臨國際資本市場併購的壓力時逐漸浮現。台灣的經濟以中小企業為主,並且以此自豪。但是中小企業在其所處的產業中於某一特殊環節中無可避免的會面臨規模經濟的問題;在 DRAM 產業,這是研發。如果台灣不願意變成像韓國由幾個大公司即構成整個國家 GDP 的重要百分比的話,那我們對於經濟規模不足的對策是什麼?公司整併?產業內的共通平台?政府又該無作為還是什麼樣的作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