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質子的大小與新物理

2014 年二月份的 Scientific American The Proton Problem 為封面標題。質子有什麼問題呢?

現在的網路幾乎什麼資料都查得到,是以許多從前要熟記在腦中的資料,現在環境生長的人就將之置於網頁之上或雲端硬碟,要用的時候再存取。但做數學及物理這樣子是不成的。數學的定理的形成通常是先在數學家心裏有些熟透的例子,反覆把玩,然後就有一般化的推廣;未證明的叫猜想 (conjecture),證出來的就是定理了。對於物理,心裏當然有些基礎模型,但還要有個小資料庫,就是各種基本常數,像是光速、蒲朗克常數、重力常數,電子電荷、電子質量、氫原子半徑等。有這些小資料庫,再加上基礎的模型,才有辦法在心中形成數量級 (order of magnitude) 的隨手估算 (offhand estimation)。通常講物理的直覺好不好,這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本事。

回到主題質子。質子有多大?我當學生時,心裏就記著這數目,質子半徑大概是 1 fermi (費米)。以現在大家熟悉的三進位數算,是 1 femtometer10的負 15次方公尺。質子之所以有大小,是因為它不是基本粒子,而是由三個夸克 (quark) 組成 (如果不知道夸克是什麼,趕快去 Google一下,現在夸克已進入高中基本教材了!)。相對的,一些基本粒子如電子,或者電子的親戚渺子 (muon,也帶一基本負電荷,但質量較重),我們就說它是點狀的 (point-like) ,基本上沒有內部結構,自然也談不上半徑。

在微觀的世界裏,其實大小、尺寸的概念是很模糊的。因為在量子的世界,物質的存在是依波函數的機率。有點像大陸的流行語,雲裏霧裏的。那麼質子半徑是怎麼測量的?

質子本身帶一單位正電荷,所以與電子會有庫侖作用力,這也是質子與電子會形成氫原子的原因。質子的半徑基本上是以它庫侖作用力的等效範圍來定義。庫侖作用力與兩電荷之間距離成反比,其實它的影響是無遠弗界的。假如我們以電子來打質子,正中目標的碰撞 (head on collision) 會完全反彈,而離的遠些的只會改變電子的軌道。更遠的,影響微乎其微。我們可以把這些大小不同的影響加總,折算成一個像用子彈打靶的圓面積,這就是散射截面 (scattering cross section) 的概念。有了圓面積,自然是可以算出半徑。以這個方法測量出來的質子半徑以前的實驗平均值是 0.877 femtometer

2009年用新的方法測量。將氫原子中的電子置換成渺子,讓它形成一個奇怪氫原子。這時候的氫原子由於外圍的負電荷是較重的渺子,氫原子的軌道就改變了。渺子比電子會更接近質子些,而能階也會跟著改變。系統一剛開始是將氫原子準備在其第一激態 (2S state),然後用一特定能量的雷射光將渺子從第一激態打到第二激態 (2P state)。但處於第二激態的渺子比較不穩定,最後放出一光子而掉落到基態 (1S state)。這個光子的能量與質子半徑有關。由此推算出來的質子半徑為 0.8409 femtometer,比原先舊的測量小了 4%左右。

誤差範圍?別鬧了,用來計算這些數值的理論叫量子電動力學 (Quantum Electromagnetic Dynamics; QED) 是有史以來被驗證的最徹底的理論,現在理論與實驗的吻合在小數點小第 12 位;4% 的誤差不只是不可接受,是巨大災難。

當然,物理學家理當謙恭,遇到這種情形首先要反躬自省。從 2009 迄今,實驗重做了幾次,計算反覆檢查,都沒能改變這個結論。


往樂觀的想,這可能是新物理。所有的新物理的發現都是因為觀察的結果與原理論預測不符,從而開啟了新的物理篇章。我的意見是兩種測量質子半徑的方法都是以電磁作用為基礎,但是一個是以電子的散射截面來測量,而新的實驗牽涉到兩個光子,入射的雷射及放出的光子。後者牽涉到雙光子的過程,手徵異常 (chiral anomaly) 的貢獻常被忽略,也許要徹底檢查過後再樂觀也不遲。

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所得分配公平與經濟運作效率

這個觀點有趣,尤其是出自 IMF 這樣保守機構研究的結果。這與  1998 諾貝爾獎得主 Amartya Sen 主張的福利經濟學事實上是站在一線上的。

這也讓我們想起這個問題:台灣這幾年經濟欲振乏力是所得分配急速惡化的原因?還是結果?在台灣快速成長的年代,所得分配的比例也是保持在世界的前茅。收入最高 20% 較最低 20% 控制在 5 以下。在我成長的過程對這個數字是耳熟能詳的,因為當時的政府引以為傲。而在發展經濟學中,台灣的經濟高成長、所得分配均勻曾是經典的例子。現在這個數字是多少?你有依稀的概念嗎?主計處很久沒有公佈這個數字了,提了會炸鍋的。

有趣的是聯合報最後的小註:作者 Paul Krugman 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一個 2008 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居然要用「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來介紹。編者對讀者的人文水平憂心的太過頭了!

2014年3月9日 星期日

萬維網 (World Wide Web) 的誕生—無用之用

我原來的研究專長是高能物理現象學 (high energy phenomenology),這是一門由實驗數據建立等效模型 (effective model) 的理論。能否有學術競爭力,除了本身的功力之外,另一個物質環境的因素是迅速的取得數據、以及與同行及時的聯繫。

當時的環境是 Bitnet尚未整合入 Internet,但已稍具雛形,可以經過電子郵件互通信息。學術期刊發表前的文章以預印 (preprint) 的形式各研究機構互相郵寄,有點像今日的 Arxiv,不過是紙本的。由於是紙本的,牽涉遞送郵費,能否取得足夠的預印端賴於所處機構的大小、知名度以及個人的學術聯繫。對於當時地處學術邊陲的台灣,這是一個明顯的劣勢。當時能否返台繼續從事研究的考慮,有一部份是這些物質環境的因素。

算是初生之犢,所以決定返台。回台之後,第一件事是申請 email 帳號。我的 email 帳號是學校中的第 2 號,僅次於電算中心主任。學術上的訊息靠著親朋好友經 email 的資訊濟助,勉強存活。

慢慢的,大型的高能物理實驗室的預印電子資料庫紛紛建立,狀況稍有改善。像 CERNSLAC 等地都有可以自行下載的預印電子文本。但電子文本有另外的挑戰。一個完整的學術文章中含有多種格式的檔案,文字、數學公式、圖式、表格、照片等。有些可以用當時已問世的標記語言 (markup language) TEXLatex解決,有些則無法。這些分歧的檔案格式在現在的人很難想在撰寫、排版、傳送、列印、儲存等時會造成多大的困擾,像畫 Feynman diagram 要用針筆自己在圖紙上繪畫、列印要在雷射印表機上另行加掛軟體等這些繁冗的工作程序。

萬維網就是在這樣的需求下催生,柏內茲李(Tim Berners-Lee 1989 3 12 日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提出「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的構想。萬維網最核心的觀念就是將各式各樣格式的檔案整合於單一的檔案之下,使用超文本標記語言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HTML),並且定義了傳輸的規範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這使得形式各異的檔案可以整合於單一檔案,並且可以傳輸、瀏覽。這個構想成功的解決了為紛歧檔案格式所苦的高能物理社群的問題。我恰好生逢其時、恭逢其盛,見證了這一由我專業內需求誘發的偉大構想。

隨著冷戰結束、二戰的記憶日遠,兼之各國政府的預算拮据,對於基礎科學的研究的支持熱忱不再。現在國內對於基礎研究,要求能應用、貢獻 GDP 的。但想想萬維網這個例子,有大用的概念不一定是畫定標靶就可以射中的。在基礎研究,像群論的發生是要證明五次方程式沒有公式解,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人知道其它用途,遑論對 GDP 的貢獻,黎曼幾何亦然。這種例子在基礎研究的領域比比皆是。

萬維網的大興,遠超過當初的標的。以各國歷年來投入高能物理的累計經費來對照萬維網所衍生的巨大經濟利益,這樣的投資報酬還算是便宜了。


埃迪卡拉生物群 (Ediacaran Biota)

這是在寒武紀物種大爆發前的生物群,大概從六億一千萬年前開始出現於地球。是動物或植物未知,也許像是地衣一類的多細胞生物,已出現較複雜的結構。與寒武紀物種大爆炸後的生物找不到明顯的傳承關係,有人說它是失敗的演化。

地球剛開始出現生命跡象大概在四十億年前。為什麼要費那麼久才演化成稍為複雜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其中一個理由可能是氧的含量。原來充滿二氧化碳的地球環境要經藍菌用光合作用工作很多年,才將其轉換成氧。氧含量高,較複雜、大型的生物才有機會將其送至末梢。

埃迪卡拉生物群在全世界都有分佈,在中國這是第一次。但是提「中國」實在有些勉強。六億年是在上兩次大陸板塊漂移之間的年代,那時的三峽在世界的那一個角落還很費猜疑呢!



2014年3月8日 星期六

搜尋、翻譯、輸入法以及網路的其它種種

大陸人民郵電出版社吳軍寫的《數學之美》是一本容易被其書名誤導的書。在博客來的網頁初看時以為這是一本數學科普的書。像這類的書如果作者不是在領域中稍有建樹的,我很難期待它能真的愉悅心智。但是還是買了。

書裏的數學式子真的還不少。數學式子是台灣出版社在選擇科普書籍時的第一個過濾器有數學式子的就不考慮出版。台灣的出版社預計台灣有興趣看數學式子的書市人口不到一刷兩千人,這也是為什麼台灣在討論核能、減碳、污染這種技術性稍濃的議題時永遠像桃谷六仙對話般的夾纏不清。

幸好吳軍在大陸。其實書中的數學只要學過高中的機率、三角及線性代數基礎就能瞭解的。但是書不是講數學本身的,而是講在網路的世界中,數學如何被應用來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

剛開始幾章就覺得很受用。電腦的翻譯現在當然離完善還很遠,但怎麼考慮這個問題?直覺上是依詞性、文法來分析。但是至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撇開語言學教導的這一切,用統計語言模型來尋求最大機率,也就是只看詞在一般文本應用的組合機率來決定翻譯。這是一個概念上的大轉折。

搜索呢?這是另一個更有趣的議題。要搜索,首先要建立網頁資料庫。現有的網頁的數目在兆的數量級。首先需要爬梳 (crawling)、儲存建立資料庫。還得分類,找出其相關性。在輸入關鍵字後,那些網頁相關性較高,最常被重要網頁連結、如何防弊又是另一群有趣的子議題。而這些都可以透過機率、矩陣、餘弦定理 (ab = a2 + b2 + 2ab cosθ)等簡單數學來處理。

書中最深奧、或者是最高尚的字眼是馬可夫鍊 (Markov chain) 。上一次我聽到時還是在當學生時上吳大猷先生《理論物理》課中講熱力學的那一段。現在想明白了,不過是說一個系統的狀態只與前一個狀態有關。這是讓許多問題簡化成可以解的假設。它在統計語言模型的分析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吳軍本身在 Google 待過,經歷過這一段有趣的發展,所以寫來特別生動。我每天用 Google 的搜尋引擎、翻譯,對於其背後的原理沒有辦法容許自己如此無知,是以讀了很受用,好像吃了人蔘果似的。

幾個小註:一、這本書我買到時已是第七刷了,可見大陸這幾年的快速發展是有其原因的。二、如果不看式子,這本書還是可以只看文字。式子都是擺在延伸閱讀。然而只看文字章節也夠受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