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質子的大小與新物理

2014 年二月份的 Scientific American The Proton Problem 為封面標題。質子有什麼問題呢?

現在的網路幾乎什麼資料都查得到,是以許多從前要熟記在腦中的資料,現在環境生長的人就將之置於網頁之上或雲端硬碟,要用的時候再存取。但做數學及物理這樣子是不成的。數學的定理的形成通常是先在數學家心裏有些熟透的例子,反覆把玩,然後就有一般化的推廣;未證明的叫猜想 (conjecture),證出來的就是定理了。對於物理,心裏當然有些基礎模型,但還要有個小資料庫,就是各種基本常數,像是光速、蒲朗克常數、重力常數,電子電荷、電子質量、氫原子半徑等。有這些小資料庫,再加上基礎的模型,才有辦法在心中形成數量級 (order of magnitude) 的隨手估算 (offhand estimation)。通常講物理的直覺好不好,這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本事。

回到主題質子。質子有多大?我當學生時,心裏就記著這數目,質子半徑大概是 1 fermi (費米)。以現在大家熟悉的三進位數算,是 1 femtometer10的負 15次方公尺。質子之所以有大小,是因為它不是基本粒子,而是由三個夸克 (quark) 組成 (如果不知道夸克是什麼,趕快去 Google一下,現在夸克已進入高中基本教材了!)。相對的,一些基本粒子如電子,或者電子的親戚渺子 (muon,也帶一基本負電荷,但質量較重),我們就說它是點狀的 (point-like) ,基本上沒有內部結構,自然也談不上半徑。

在微觀的世界裏,其實大小、尺寸的概念是很模糊的。因為在量子的世界,物質的存在是依波函數的機率。有點像大陸的流行語,雲裏霧裏的。那麼質子半徑是怎麼測量的?

質子本身帶一單位正電荷,所以與電子會有庫侖作用力,這也是質子與電子會形成氫原子的原因。質子的半徑基本上是以它庫侖作用力的等效範圍來定義。庫侖作用力與兩電荷之間距離成反比,其實它的影響是無遠弗界的。假如我們以電子來打質子,正中目標的碰撞 (head on collision) 會完全反彈,而離的遠些的只會改變電子的軌道。更遠的,影響微乎其微。我們可以把這些大小不同的影響加總,折算成一個像用子彈打靶的圓面積,這就是散射截面 (scattering cross section) 的概念。有了圓面積,自然是可以算出半徑。以這個方法測量出來的質子半徑以前的實驗平均值是 0.877 femtometer

2009年用新的方法測量。將氫原子中的電子置換成渺子,讓它形成一個奇怪氫原子。這時候的氫原子由於外圍的負電荷是較重的渺子,氫原子的軌道就改變了。渺子比電子會更接近質子些,而能階也會跟著改變。系統一剛開始是將氫原子準備在其第一激態 (2S state),然後用一特定能量的雷射光將渺子從第一激態打到第二激態 (2P state)。但處於第二激態的渺子比較不穩定,最後放出一光子而掉落到基態 (1S state)。這個光子的能量與質子半徑有關。由此推算出來的質子半徑為 0.8409 femtometer,比原先舊的測量小了 4%左右。

誤差範圍?別鬧了,用來計算這些數值的理論叫量子電動力學 (Quantum Electromagnetic Dynamics; QED) 是有史以來被驗證的最徹底的理論,現在理論與實驗的吻合在小數點小第 12 位;4% 的誤差不只是不可接受,是巨大災難。

當然,物理學家理當謙恭,遇到這種情形首先要反躬自省。從 2009 迄今,實驗重做了幾次,計算反覆檢查,都沒能改變這個結論。


往樂觀的想,這可能是新物理。所有的新物理的發現都是因為觀察的結果與原理論預測不符,從而開啟了新的物理篇章。我的意見是兩種測量質子半徑的方法都是以電磁作用為基礎,但是一個是以電子的散射截面來測量,而新的實驗牽涉到兩個光子,入射的雷射及放出的光子。後者牽涉到雙光子的過程,手徵異常 (chiral anomaly) 的貢獻常被忽略,也許要徹底檢查過後再樂觀也不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