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千年飲食遺韻---糖醋魚與擂茶

小時後物質缺乏,吃筵席是件大事。有一道菜特別受歡迎,老少咸宜。一上桌,一下子就風捲殘雲,杯盤狼藉。由於當時年紀尚小,只依稀聽得菜名好似台語中的「五柳枝」。菜的做法是糖醋魚一路的:烏仔魚(與烏魚形體相似而略小,故名)輕煎過油後,加蔥段、筍絲、木耳絲、紅蘿蔔絲,加糖醋汁勾芡。由於加了這許多的絲,當時也就自以為是的認為「五柳枝」指的就是這些絲段,像是柳枝般。

從食不厭精的今日看來,這一道菜再平常不過了。但是放在幾十年前,這一道菜在傳統湯湯水水的台菜中卻是特立獨行的很。問一問耆舊,說是這道菜風行已久,可能在前清就有了。

最近看了李喬的官場溜滑梯(遠流出版社)中描寫外地京官的飲食才知道此一菜色竟大有來頭。

北京宣武城外北半截胡同有家餐館叫廣和居,是嘉慶年間起開的。由於地處宣武城南,位於外地京官聚集的地方,變成了南方飲食的交流場所。其中有一道菜是陶鳧香(清朝詞人)傳的,張之洞為之賦詩<食陶菜>:「都官留鲫為嘉賓,做鱠傳方洗洛塵。今日街南尋柳嫂,只因曾識舊京人。」並為之作註:「陶鳧香宗伯以西湖五柳居烹魚法授廣和居,名陶菜,今浸失其法。柳五嫂乃汴京廚娘。」

原來五柳枝是五柳居的訛音(台語中枝居同音)。但張之洞犯了個小錯-杭州錢塘門外的五柳居是宋五嫂不是柳五嫂。南宋淳熙六年宋高宗趙構幸西湖,進食宋五嫂手製魚羹,以為美味,即宣喚宋五嫂進見。宋五嫂自稱係東京(河南開封,宋稱汴京)人氏,隨駕到此。

宋五嫂傳下來的菜後來經名手整治而分成了宋嫂魚羹以及西湖醋魚,這些菜色都還是現時杭州菜的主要菜色,但正牌的五柳居已於清末太平天國毀於兵燹,以後就數西湖樓外樓做的最好。

至於做法的沿革,大至沒有太大改變。查了一下清袁枚的隨園食單中水族有麟單中的醋摟魚,講的就是西湖醋魚。用的是青魚,做法相似,符合江浙人喜歡用醋來提海河鮮味的傳統。事實上以醋來烹魚是古法,為此,還有專用字。篇海:「以醋煮魚為鮤,音征」。隨園食單還強調,:「魚不可大,大則不入味;不可小,小則刺多。」台灣版的五柳居以烏仔魚當材料,頗符合隨園食單的原則的,至於廣和居用鯽魚,或者是現時杭州菜用的西湖鯤魚,大概都是因地制宜。

那麼台灣的五柳枝從什麼路徑傳來的呢?是由京官遊宦至台灣帶來廣和居的菜式呢?還是台灣人遊江南所帶回來的菜式?

在廣和居的菜式,通常以傳入者名,譬如潘炳年傳的清蒸魚叫「潘魚」。江樹畇傳的叫「江豆腐」,是以張之洞稱五柳居的西湖醋魚叫「陶菜」。因為此道菜的名稱是以「五柳居」傳,所以從北京廣和居傳到台灣的可能性較小。但是除了來台任職的官員之外,台灣的舉子赴京趕考的也頗有些人,像是甲午戰敗後,康梁帶領一千二百餘舉子的公車上書中,就有台灣舉子五十餘人。所以也不能完全排除在外。

台灣人遊江南的,也大有人在。在先祖的詩文唱和酬答中,也頗有憶江南的詞牌。一般填詞,詞牌名與內容未必相關,但憶江南詞牌填的詞,卻大都寫的是江南景色。所以這也是一個可能的路徑。

李自牧的夢梁錄記載宋高宗趙構喜歡宋五嫂的醋魚一事,是南宋初的事。南宋是十二世紀初,距今有八百多年。這一道菜,遠從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一路輾轉傳承至海天一隅的台灣,想起來真是淵遠流長。

其實台灣飲食有類似五柳居這樣身家的還有。新竹北埔有擂茶的做法,昔日是客家人飯後閒餘的消遣,現在用以饗觀光客。做法是將綠茶、白芝麻及爆米花放於缽中研磨,俟出油後加入花生再次研磨,最後沖滾水。用綠茶研磨茶粉的做法,當然是宋以前的做法,像日本的茶道自唐承沿,所以茶是經研磨成粉後再沖食。在茶中加入其它的食物也是早期的做法,加入油、塩調味也是古法。像是陸羽茶經卷中四之器中講飲茶的器具有鹺簋(ㄘㄨㄛˊ ㄍㄨㄟˇ),鹺就是塩;而鹺簋也就是塩罐子;飲茶具中有塩罐子當然是用以調味的。現在苗寨中待客奉茶,仍是有塩油調味。

至於擂茶的淵源,因為名稱自始未變,容易追溯。陸羽至吳興會詩妓李冶,傳烹茶品茗的功夫;後來李冶便將烹茶品茗的方法傳之於地方。吳興地屬湖州,至今湖州仍有擂茶的做法。

陸羽生於唐開元年間,是八世紀初的人。所以擂茶一道,流傳千年以上,比西湖醋魚更久遠了。

河洛人與客家人都是唐五代避亂南下的;戰亂逃難,帶不走家業,卻帶得了飲食文化,而這一帶,就從江南帶到台灣,也從千年前帶到今日。


後記:在撰文不久後在閩菜系百大食單中發現五柳枝也赫然在其中。閩浙毗鄰,五柳枝由浙入閩,再由閩至台,應該是最合理的傳播路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