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

閩南語中的古音義三兩例

閩南語系與客家語系的分流,大致形成於明清之間。其共同源起是晉朝時避北方亂世南遷的漢族與原居於贛、閩、粵之交的畬、越族混居的後裔(見湯錦台著「客家千年」,如果出版社)。而閩南語系的分佈,除了閩南地區的漳、泉之外,南至廣東的潮州、北至浙江的溫州,許多發音是互通的。

閩南語淵遠流長,音與義與漢字的古音義多有相通之處。記得小時候少棒方興,看日方的字幕用「代走」二字用在對應我們用「代跑」的地方,覺得心有戚戚焉。漢字中用跑來講急奔的意思是近代的事,以前是用「走」字的。譬如歐陽修秋聲賦中「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其中的走當然是奔跑的意思。日本的漢字是在平安時代大量與唐朝交流的產物,保存了相當多的漢字古音義。而閩南方言語系的發韌,也在唐代。台語中的急奔,發音做「造」,與「走」字的現代漢字發音,也只是一音之轉。因此看到了日文與閩南語的相互印證,當時心中滿是喜悅。

不僅是義,音也是如此。初中時國文課本中初讀到吳梅村圓圓曲中的「相見初經田竇家,侯門歌舞出如花。許將戚里箜篌伎,等取將軍油壁車。」兩句,朗頌起來不怎麼順暢。詩詞中樂府、長歌往往會轉韻,否則用字遣辭會有難以為繼之勢。但是這兩句意義上是一塊的,前一句押「ㄚ」韻,後一句押「ㄜ」韻,對不上來。後來國文老師說「車」字應讀如閩南語中發音,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閩南語中的「車」字讀如「掐」,押的正是「ㄚ」韻。這顯示至遲到清初,部份閩南語發音尚未與漢語官話分流。

往上更溯源,閩南語中目前還常用的語詞字甚至可以遠溯至西周初年。現在閩南語中形容城鎮的荒廢還常用「式微」二字;但「式微」二字在現代漢字的日常用語已經很少用了,除非是文學作品。詩經邶風篇式微中「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其中的「式微」的「式」是發語詞,「微」字是沒落的意思。詩中的「式微」可以解為日色將盡,用在形容城市則為荒廢沒落的意思。此義在閩南語中仍然沿用。至於用來形容心情的鬱悶,在閩南語歌曲中比比皆是。像是「思慕的人」中的我心內思慕的人,你怎樣離開阮的身邊。叫我為著你暝日心稀微」。但「稀微」二字實為誤植,應該以「式微」為是。許多與「式」字同音的漢字,如試、市、示、是等,其閩南語的發音母音均押「ㄧ」韻,是同類型的一音之轉。這也難怪閩南語的歌曲中,「式微」均做為「稀微」,因為稀字的母音也押「ㄧ」韻。更令人驚異的是微字的漢語發音。微字的現代漢語發音是「為」音,但是仔細的國文先生在教詩經時,一定會提醒詩經邶風式微中的微字讀如「昧」字。「昧」的子音是「ㄇ」,與閩南語中的「微」字子音相同,所以也是一音之轉。

詩經中的邶、鄘、衛其實後來都屬於衛,這三國原來都是殷後裔武庚的封地,後來武庚與三監管叔、蔡叔、霍叔造反,被周公平亂之後併於衛。周公平三監是在周成王時,大約公元前一千零幾年前,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想想現在存活的語言中仍保有三千年前老祖宗的生活遺跡,心緒的複雜不是用「發思古之幽情」這樣的尋常套句可以了得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