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什麼是動能?

大二上《近代物理》時,老師好沒來由的問了一個問題:「什麼是動能?」那時是七O年代中期,雖然物理系不再是聯考第一志願,但楊、李得物理諾貝爾獎的餘暉尚在,班上同學儘有的是以第一志願考進來的。對於剛開始登入堂奧的課程,既是興奮、又滿心敬畏。猜想在這樣的課堂上問這樣狀似簡單的問題,怕是有深奧的意涵在。整個教室氣氛靜肅,陷入苦思。台上老師對於這樣的反應顯然有點不耐,點了班代來回答。班代是個女同學,成績不錯,但被點到之後只是帶著靦腆的表情低頭站著,還是不敢貿然做答。老師發怒了,「笨,二分之一 mv 的平方都不會!」課堂的氣氛一下子化開了,許多人忍不住噗嗤一笑,儘老師正在更加怒不可遏的數落同學如何的不用功。別鬧了,能考進這兒以物理為志業的,那個不是在國中就把這式子玩得通透,用得著進最高學府來學這式子嗎?

但這問題後來卻纏繞著我,而且經常突如其來的上心頭。老師講的顯然不是我要的答案。在後來的學習、研究過程中,這問題好似在滴水下的石頭,有一天終被穿透。穿透那一時刻,真有豁然開朗的感覺,Eureka

物理學家-或者直說是人類好了-對於問題處理的手段其實非常有限。拿會計來當例子好了,複式簿記最主要的精神是管理進出。在進項與出項都計入後,期初與期末的差能被正確解釋後,結帳才算完事。錢不會憑空消失,更不會憑空增加。物理裏的大部份方程式也是在做相同的事,只是關心的對象不同。

許多物理教科書的第一章從單位講起,以前學的時候總覺得興味索然。但是單位至關緊要。好的物理學家都有些本事,能做 off-hand 估算,而且結果八九不離十。要領是抓緊要估量物理量的單位。單位對了,至少數量級就錯不了。在所有的物理現象中,有三個基礎單位都會用的著:長度、時間和質量。在國際標準單位 (SI) 中它們分別是公尺、秒和公斤。這些單位的大小取值一點也不科學,只是出於歷史的偶然。然而它們的性質卻至關緊要。在物理的範疇中,物理量都是由這些單位來表示的,譬如速度的單位是 公尺/秒。能量的單位是焦耳 (joule),以基礎單位表示,焦耳是 公斤.公尺^2/秒。

物理學最早期時最有興趣的題目之一是動力學 (dynamics),基本上是理解物體運動的因由並且用以之預測運動的軌跡。這是個困難的題目,為了研究這個題目,牛頓 (Issac Newton) 和萊布尼玆 (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 各自獨立發展出微積分。以前數學的範疇分為代數 (algebra)、幾何 (geometry) 和分析 (analysis),微積分屬於分析的範疇。現在的數學不興這麼分,是以模式 (model)稱之,而微積分就是運動的模式 (model of movement)。可見微積分與動力學是怎麼樣的體用交纏。

言歸正傳。對於位置、速度、動量、加速度等這些隨時間變化的量我們有什麼手段來管理?回到前面提的方法,用簿記的方法,管制進出。那麼在這些關於運動的量中,那個量像錢一樣,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換句話說,它在經歷一段時間後其總量是不變、是守恆 (conserved) 的?以SI的三種基礎單位來拼湊,這就是公斤.公尺^2/秒,也就是能量的單位焦耳。如果以運動學的諸種常數來表達,這就是 mv^2。其實當初萊布尼玆對動能的定義就是如此。然而考慮到與其它種類能量的轉換以及一些物理式子表達的簡潔,後來動能的定義就再乘以 1/2,這就是目前的動能定義。

物理量的定義源於我們能處理、掌握它的方式:在時間的變化中,能量是守恆的,因此動能會如此定義。此一守恆的主題不斷的在其它的物理現象中出現。像在量子力學中的薛丁格方程式 (Schrodinger’s Equation)、愛因斯坦的質能守恆式甚至處理流體的白努利定律 (Bernoulli’s Law) 等,都是能量守恆的重複展現。

這是我今年在教大一新生時講的動能。我很高興他們知道了為什麼動能是長得這個模樣,而不是背來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