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

頻繁的異常天候?

這似乎是目前報導天候災害的最時髦註解了。

最近看 1493 物種大交換丈量的世界史》(1493 Uncovering the New World Columbus Related [1]) ,這是一本繼《哥倫布大交換:1492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The Columbian Exchangebi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equences of 1492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之後討論新舊大陸物種大交換的書。它的重點比原著多涵蓋了對生態的衝擊,書中第四章是討論對中國的衝擊。基本上他認為因為在浙、贛、閩交界山區墾殖自美洲輸入的玉米 (番麥),破壞水土保持,造成中國主要糧食生產區的大洪水頻率增加。

作者引的是中國歷史學家李向軍從各種史料搜集的資料。有清一代 (1644~1911)計發生16,384 次水災。從 1841~1911 平均每年更要面臨 13 次以上的大洪水,而這些災難,作者是用卡翠娜颶風等級來形容的。清朝發生的頻率比宋朝的頻率每年 2~3 次、明朝 (開始引進美洲食物) 6 次都高。作者的興趣在於物種交流後的生態改變,我的疑問卻是:全球暖化後異常氣候造成的災變頻率真的增加了嗎?

現在中國地區的洪水報導我認為還算透明。以現在發生的頻率與清代的相較,事實上遠遠不如。當然現代水利工程的能力要遠較宋、明、清要高明很多。但是依文獻記載的「數日豪雨,致使陸能行舟」這樣的氣候,雖然現在災損可以控制的較小,但以現代的眼光,也絕不是正常的氣候。所以我的疑問是:所謂的異常氣候頻率增加,是依據什麼來比較?

以生涯中有限的小地區經驗來比較,我生下來不到兩年就遇到八七水災。童年中的記憶,水淹到一公尺以上的至少有三次。至於水淹及膝,350 公分的,幾乎是童年每年期待的暑汛暑信;學校放假,坐在簷前放蚱蜢舟紙船。到了初中以後,洪水從此絕跡,迄今四十餘年未再犯。

台灣的近代氣候、水文資料是自日據時代開始,迄今未滿 120 年。依這些有限的資料,因颱風或豪雨致水災的年平均數短期內似乎有上昇的趨勢 [3]。但是既缺乏相似精確的歷史敘述,怎麼說增加或減少?防洪標準的 200 年週期頻率又是怎麼來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