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

姓氏的產生和變遷


比較傳統的姓氏都有個堂號,譬如台灣的幾個大姓陳姓堂號穎川、林姓堂號西河、黃姓堂號江夏、張姓堂號清河、李姓堂號隴西等[1]。每一個姓名的堂號不只一個,雖說「天下王姓出太原」,但王姓的堂號除了太原之外,還有 20 幾個,譬如瑯玡、北海、陳留等。這些總堂號之外的堂號大抵是因為遷居,譬如因為避亂而新移至一處,開基祖就會給一個新堂號,譬如洪姓堂號敦煌,遷至福建同安的陌埔十三都後就改堂號陌埔;或者是「抬堂」,族中的一支出了顯赫的人物,因此另立堂號為誌,像楊姓堂號弘農,出了東漢楊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衍派就叫四知堂。無論如何,這些都是總堂號下的分支衍派。同一姓氏中以昭穆 [2] 中的字來定輩份尊卑。昭穆是以前母系社會交表親的遺跡,家族祠堂中供奉的牌位的就是左昭右穆的次序。在以前的宗法社會,這樣的堂號、昭穆可以追溯至遠祖,族譜似乎次序井然、堅實而嚴密。。

姓林的始祖依族譜可以遠溯至殷末的比干,就是那個被紂王剖心、被妲己詰問:「空心菜沒心不能活,為什麼人沒心還能活?」就從馬上一頭栽下去的那一位。雖是演義小說,但是也有些史實的支撐。西河的地望在今河南安陽。廿世紀考古的盛事之一是在安陽發現殷墟 [3],這也是廿世紀顯學甲骨文的起源地。周武王伐商後封紂王子武庚 [4] 於安陽,這正是《詩經》中《邶風》的所在。所以西河的地望於安陽似乎也是在理的。安陽之於林姓,就像嵩山少林寺之於禪宗,都是祖庭;又如麥加之於穆斯林,一生至少要朝拜一次的。至少我是這麼想的。

最近看湯錦台的《閩南海上帝國》 [5],才發現誤會大了。湯說閩南人多是吳、越滅國之後播遷至閩地的百越族之後,與當地曇石山文化、浮濱文化土著後人的混種。其後秦始皇有「謫徙民五十萬戍五嶺,與越雜處」,以及漢代的幾次對東越、閩越的幾次征伐,導致部份又遷回浙南的狀況,但是閩南地區起初是百越之後大概是不會錯的。這從語言上閩南、潮州、溫州話可以互通也可以見證這一歷史過程。後面雖然有北方民族的南遷,像「開漳聖王」唐代陳政、陳元光父子對漳州的開發,但是唐代高僧智升的《開元錄》(著於開元 18年,西元 730年,遠早於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時間。) 說:「閩縣,越州地,即古東甌,今建州亦其地。皆夷種,有五姓,謂林、黃是其後裔。」《開元錄》著於開元 18 (西元 730),遠早於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時間。說明了當地的人口結構是閩越人北方化後,採用了北方世家的姓。至於何喬遠所著《閩書》雖稱「永嘉二年中原板蕩,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所謂林、黃、陳、鄭、詹、丘、何、胡是也。」但《閩書》成書於明朝,較不可信。所以台灣的前幾個大姓除了陳姓之外,是閩越人習自北方的世家姓氏而來。百越現在已不復可辨,徹底的漢化。但福建、台灣的林姓,與比干可能無甚淵源。

這種狀況也見於畬 [6] 族的姓。畬族是中國現存的少數民族,畲族世居地分佈福建浙江江西貴州廣東湖南六省。畬音佘,刀耕火種之意。畬族是越族被播遷浙、江淮後在浙、贛、閩之交的較活躍少數民族。根據對閩南人的基因分析,漢、畬、越都是閩南人的主要基因來源。藍、雷、鍾、盤為畬族漢化後的幾個大姓。有部份「盤」則化身為「彭」或「潘」,「藍」則化身為「蘭」,「雷」則化身為「呂」或「婁」,「婁」又有時候化身為「劉」[6, 7]。這也是現在客家的幾個大姓。這些姓氏的來源,與前述的林、黃五姓,頗為類似。

南北朝時期對西域錫爾河以南至阿姆河流域的粟特民族和國家及其來華後裔稱為「昭武九姓」,即火尋 (花剌子模) 戊地九姓 [8],現在大部份也混入一般的姓氏之中。

西漢匈奴分裂成南北兩部,南匈奴內附。有些就採了當時的皇家的姓。後漢劉淵的劉與唐詩人劉禹錫的劉都出於這一支。南北朝時鮮卑人實施漢化,拓跋改姓元,這就是唐朝詩人元稹的元。另外如普六茹改姓「陸」或「茹」,作家王安憶的母親茹志鵬,也是作家,姓的就是這個姓。

這樣的過程不斷反覆,原來各族中的人不斷融入漢姓,形成漢族的概念。所以看到族譜中追溯的如何高古,看看就好,族譜不太靠譜的。

Referenc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