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

微戰爭

這是一本大陸出的好的科普書。我持續觀察大陸的書超過廿年,現在終於看到龐大市場養出優秀作家的例子。

這書分三冊,第一冊是《微戰爭-對決細菌、病毒》,第二冊是《微戰爭-對決鼠疫、天花、黃熱病》,第三冊是《微戰爭-對決瘧疾、愛滋病、流感》。別讓冊數嚇著了。一種傳染病就自成篇章,可以拆開看的。像第一冊的是一般科普的書常看到的,我是就先看第三冊,再回看第二、第一冊。

我這樣倒吃甘蔗是有道理的。作者王哲是學愛滋病和流行病學的。先看第三冊探底子,要是沒過關,就可以上架供養了,甭看了。但是作者後來又轉往 IT 業,業餘從事寫作,這就為科普寫作打好底子。要本科背景不是為了專業知識的深入,而是要有情境感,講述的內容參與過與只是旁觀者的旁白差別很大。王哲參與過大陸抗愛滋病之役,講愛滋病時就特別生動。這一點以前當學生時上吳大猷先生的《理論物理》中的熱力學與量子力學部份就特別有感,吳先生在廿世紀時參與過這一段的發展,講來特別有歷史的臨場感。科普作者也要如此,如果是跨界了,更有機會從其它角度來自我觀照。

作者的經歷只是起碼條件,書的內容才見真章。這本書好看的地方除了流行疾病本身的知識外,還有與歷史文化的連結。譬如說瘧疾這一章,說蘇格蘭籌鉅款往美洲探險,結果受黃熱病與瘧疾肆虐,人口銳減,整個國家財富損失 1/4。英格蘭願意出來承擔,條件是合併。這就是今日大英國協的形成原因,也為蘇獨埋下了種子。

這本書還特別有文化上的親切感。一般講科學史的總將中國置之於外,好似中國是另一個宇宙的。這本書由於作者是華人,中國是科學史的一個部份。像講鼠疫,印象中那是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可是現在的歷史學家相信鼠疫是始於 1331 年的元大都,1332 年文宗、寧宗都染病死了;圖帖睦爾即位,不久又馬上傳位,還是死於鼠疫,這也可能是元祚如此短暫的原因;像講天花,說《黃帝內經》是中西文獻中最早記載的書籍,種人痘始於清皇室;講瘧疾,提及葛洪的《肘後方》中青蒿素的記載。越戰時瘧疾盛行,美國壟斷奎寧供應,越南只能向中共求助。中國靠的是《肘後方》青蒿素的提鍊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一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原來青蒿素只能用冷水萃取!這讓北越撐了過來。有些內容更與台灣有直接的關連。像客家人比較容易有的 G6PD  (俗稱蠶豆症) ,原來與鐮刀型貧血症是一樣目的突變,都是對抗瘧疾原蟲所選擇出的基因突變。

如果真要批評這套書,我會說訊息密度太高了,每一頁中內容填的滿滿的,好像吃長崎蛋糕似的,有點快噎到的感覺。我喜歡的科普書的寫法比較是像許靖華《恐龍大滅絕》、《古海荒漠》那般,講一段發展,逐漸到高潮,突然間嗄然而止、變換主題,從另一地方緩步再起,讓人喘口氣。這樣三番兩次往返,然後大爆發。這是有編輯的襄助的專業寫法。以電影來比喻,本書比較像《不可能的任務》一樣,沒一刻得閒。另外,書中沒提登革熱,可惜了。但黃熱病、瘧疾的預防與登革熱相似,就算是相關。不過這都是「海棠無香,鰣魚多剌」之類的挑剔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