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上電臺晨間財經節目,談電動車電池。我一向給自己留時間的餘裕,行止得以從容。到得早,便在電臺所在大樓的頂樓窗枱前翻書。
看書乏了,有時抬頭往外看窗景。這張照片面向新店溪,河的另一端是綠光河岸公園。那天天氣預報臺北是陰偶雨,註定是拍不到「萬里無雲萬里天」的景緻了。
永和豆漿老店可能隱藏在河岸偏左的某個角落,那是大學時考試前開夜車的必要伴當。過午夜、晨光前騎腳踏車從公館過橋,黑燈瞎火的沿路摸索到店,聊慰飢腸。眺望遠了,也想遠了。
上電台談產業和科技是我的整個知識迴圈的最後一、兩站。如果以吃魚做比喻的話,上電臺談產業和科技大概就是做魚湯了,只希望鮮味猶存。
人非ChatGPT,不能無所不知。現在的知識增長,無非是過去工作經驗和研究的再沿伸,原有積累的增長才見深度。
新的知識我通常以維基先入手,別笑我。期刊的文章雖然不能引用維基條目作為參考文獻,但是用以啟蒙總是可以的。
然後是近年的學術期刊回顧文章。我有兩便:在學術機構任職,有查閱期刊之利。另外,這年歲知識面積累夠廣,新領域入門不算棘手。若是產業議題,較廣泛、即時的產業報告也是少不了的。
如果興趣來了,學術的題目開始深想,文獻回顧是起碼工作,領域中發展的重要文獻是要逐一細讀的。牽涉到工具的部份,有些還要能複製。再來,就是撩落去,做研究苦思,於心中反覆琢磨,宛如阿基米德泡浴缸,等待「Eureka!」。
產業相關的較輕鬆些,靠過去的經驗和新的科技知識相對照,總能產生一些自己的觀點。
這個部份是知識歷程最愉悅的過程,沉浸在純粹知識的世界,恣意吸收、創造-如果有可能的話-知識。這個環節彷若取魚肚、魚下巴,做的是最挑嘴的精細菜。
然後是轉換成文字,這部分是社會反饋。期刊文章是少數人讀,更少人引用。產業和科技文章好些。好比將魚背片成魚塊,是是伺候一桌人的盤菜。
只望一魚幾吃,不會精華殆盡,道道還留有餘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qnvftJRtF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