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油風暴中,大統在彰化田中,富味鄉在彰化芳苑。出來為 GMP 標章講話的魏應充,本業頂新原來也是彰化的製油業。這麼多的製油業集中於一小塊區域當然與地理有關。
小時候四季有四季的苦。秋季的苦是小學制服未換季,短褲、裙子還在,秋風一起,飛砂走石,這真正是台語裏的「風飛砂」了。沙子打在小腿上,比老師的細竹枝打在腳上還疼。這猶是離海較遠的鎮上。騎十來分鐘的腳踏車到海邊,更是沙塵滿天。現在遊客麇集的芳苑鄉王功福海宮,從前廟前全是經年不散的沙丘。
這樣的地理景觀,到了六○年代政府開始植防風林後才見改善。而於溪湖二林之間上廣告片的綠色隧道,就是那時候防風林成材了。
以前這樣乾旱、鹼土兼風砂的地理,適合種的東西實在不多。大抵除了以前的主食、隨種隨活的番薯外,經濟作物只有花生和蘆筍還勉強種的活。後來到日據時代,才又改種也是旱地的乾蔗。花生與番薯都是十五世紀後才從南美洲傳至中國的作物,沒想到台灣初期的開墾對它們的依賴是如此之深。花生主要用途當然是用來榨油,這也是為什麼彰化製油業盛行,因為接近物料原產地。
彰化南方濱海地區的製油大致始於道光、同治年間,與大量移入人口墾殖的時間約略只差一兩 個世代。最早可考的稍具規模的製油坊為二林慶利號油坊。創始人是在當地仁和宮 (媽祖廟) 題「后來其蘇」的洪昌邦。現在鎮上還有個小古蹟,是個遵古法製的油坊博物館。
小時候打油都是提著空玻璃瓶去油坊「搭油」,手巧的會在玻璃瓶上打一個瓶口結比較方便提攜,免得手拿的粘兮兮的。店裏的伙計先將漏斗搭在瓶口,按斤兩從油桶裏一勺一勺的往瓶裏加。待在店裏時,一屋子的花生香,榨油就在後房。從物料到製造程序都一目暸然,比現在去超市去買莫名所以的東西安心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