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一夫一妻制的爭辯


這篇報導說一夫一妻制的好處在避免殺嬰,因為一夫多妻的群體,譬如獅子,在新的雄獅入主後,通常會先殺嬰。所以要確保自己基因的延續,男性傾向維持一夫一妻。反對者的理由更妙,說是避免戴綠帽子才是真正的理由。但這是刊在 Science 上的文章,只好稍為認真對待一下。

單從生物結構的角度來看,男人的體型稍大於女人的,這代表在演化的過程中至少有一段是一夫多妻的,看公獅及母獅的體型差距就明白了。這也是一隻新公獅入主一獅群後有能力殺嬰的原因。但是為什麼演化方向突然轉了彎了,這沒說清楚。

從社會制度的角度來看,一夫一妻其實是蠻新穎的。從上次冰河期結束,現代人的人口才得以大量增長,主要是引進了農業。而女人在採集方面的能力是優於男人的,所以新石器時代基本上是女性社會。女性社會並不是穩定的一夫一妻社會。在中國的歷史,遲至夏、商之交,才慢慢轉為男性宗法社會。即便是在男性宗法社會,一夫一妻也並不是理所必然的常模。一個男人有幾個妻子是決定於經濟能力多些,遲至祖父那一輩猶是如此。而且從演化的角度來看,女性社會,特別是男性宗法社會,在演化的長河中都只是一瞬間。

以粒腺體 DNA (mtDNA) 追蹤現代人的夏娃,大概是十幾廿萬年前於東非的一個女性。以 Y 染色體追蹤現代人的亞當,大概是六萬年前於東非的一個男性。之所以時間如此大的落差的原因學者認為可能的原因之一是有權勢的男性通常有較多的機會繁殖。這一點從中國的姓氏排行李 ()、王 ()、張、劉 () 充份可見。所以在較大尺度的演化上,有些證據似乎也不充份支持。


所以演化學者還要努力,先別急著蓋棺定論。也許心靈的滿足就夠解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