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潮過去一陣子了,我才提起,也算是一肚子的不合時宜。講的是電影《奧本海默》。
如果要講深刻些的,像是普羅米修斯之火或者在麥卡錫主義時代的人性都可以是議題。可是這些都是科學家每天都要在心中斟酌、自省的,譬如做基因編輯或者是人工智慧工作的。而且年紀稍長,心神比較難以負荷沈重的議題。
幸好電影中的人物與我算是同行。我的專長是理論高能物理。為什麼要高能量?因為自古哲學的興趣之一就是要探究天地間的基本組成以及其間的交互作用。能量越高,能看的現象尺度越細、越接近基礎。而電影中的這一群人在他們年代都是探索最前沿基礎組成的人。
吳大猷老師在中研院喜歡待的地方從來不是院長室,而是物理所。物理所的四樓是理論高能物理的樓層,他的辦公室就在四樓最底裏,他也是以高能物理學家自居的。
所以我看電影的心情猶如看圈內的八卦花絮。惟獨如此,才能在那深褐、灰白色相間電影的沈重心情中猶能作樂。雖然事件隔了近世紀,地域也在地球的另一端,但是物理界是一個 n=2 連結的世界,總是有千絲萬縷的牽連。
電影中提到的人物譬如 Hans Bethe (1967 年爾獎得主),喔,他是我合作夥伴康乃爾的同事。海森堡呢?物理系上老師克洛爾-那個白先勇小說上都有過的台大風情-做過他的博士後。順帶一提,在做海森堡的博士後時,克洛爾結識了泰勒,那位後來被稱為氫彈之父的學者,電影中也屢屢提到。至於那時猶年輕的費因曼,我想台灣很多有物理學家與他是n=1 的關係的。
嚴肅的議題著落在這些有血有肉的絕頂聰明才智身上,意象才鮮活起來,撩撥心緒。
但是最觸動我心情的是電影開始不久後的一個畫面,一本
1922 年出版僅 40 頁的小書,如貼圖。
這個畫面在電影中只以幾秒鐘匆匆翻過,接下來的是畢卡索的畫。書名《The
waste land》,號稱是上世紀最重要的英文詩,計 434 行,分五大段。
大一英文讀本《廿世紀英文選》我記得(記憶不一定靠譜)有節選,但是我當時應該讀的是中文譯本。讀英詩去瞭解其中的哲學意涵,比破解達西密碼還難。奇怪的是,準備英文期末考時只看中譯本的一小段,竟然就銘刻在長期記憶中了。
這些就是奧本海默這類絕頂聰明人物的心智玩物。單只是最前沿物理的探索仍不足以飽足活躍心智的饑渴,是以奧本海默向詩、畫、語言、哲學多方面探索,滿足心智無盡的需索。後來奧本海默在普林斯頓當院長時,果然就邀請了 The waste land 的作者 T.
S. Eliot(1948 年文學諾貝爾獎得主)去講學,奧本海默是知道優秀心智所需要養分的。
所以我以前講過的一則小故事說院士在一起比什麼?比誰的文章上《聯合文學》、誰的書上 best seller 排行,這是如出一轍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