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線台灣一般的做法無非是乾溼兩途。乾的是在麵線汆燙煮過後拌茶油或麻油;溼的加作料煮湯,如豬腳麵線。或者稍事勾茨,成麵線糊。兩種我都喜歡甚於麵。
昨晚母親肚子餓,下廚煮了乾麵線當宵夜,還略有剩餘。米線不論乾溼,稍放了就因吸水,嚼的時候麵線軟爛,口感就不對了。正想母親要如何處理這些剩餘的麵線。
今晨起來時,睡眼朦朧,但看桌上放有蔥油餅,想母親昨、今日興緻不錯,日日換花樣。就桌時才仔細端詳,原來是麵線煎餅。昨夜剩的乾麵線原已和了油,下鍋煎時先用一點油熱鍋,然後用鍋鏟將麵線弄勻壓薄,煎至兩面略黃時起鍋。
吃的時候略有脆感,然而與蔥油餅又不同。麵線本身條理分明,不似蔥油餅的麵粉是和成一片。吃的時候細滋滋的。這是一道純以質感勝出的小點心。
母親說這一道小點是她的小曾祖母、我的小外高曾祖母傳下來的。我外高曾祖母是鹿港的大戶人家,以前大戶人家嫁女兒時都有陪嫁丫頭,台灣話叫「隨嫁婢」,這習俗一直沿到我外祖母出嫁時都還有。小外高曾祖母在鹿港大戶人家持作,習得一身廚藝。陪嫁過來到了該放嫁的年齡,外高曾祖父捨不得她的廚藝,就收了房。
她的廚藝如何了得我未能及見,但母親有許多獨得的菜色如煨豬肝、蝦丸湯等,據說都是她傳下來的。外祖父三○年代從事回際貿易,在東京、上海、台北、台中等地均設有分公司,經常四處飲宴酬酢。根據他說,吃過那麼多地方的酒樓,還是不如小外高曾祖母。就算是娛親的溢美之詞,大概也差不了太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