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湯其實是四臣湯。但是以訛傳訛久了,若真寫四臣湯反倒沒人認得了。所以用四神湯起個頭,再來正名。不信,看飲食方家唐魯遜的書,提到台灣的小吃,寫的也是四臣湯。閔南語中「臣」、「神」同音,就這樣以訛傳訛開來。以前小吃攤都是掛「四神湯」的菜牌。這個誤植,知道的人多。
四臣湯是以往路邊攤販飲食湯類的首選。如果只賣一種湯頭,大抵就是四臣湯了。四臣湯其實是藥膳,其中有山藥、茯苓、芡實、蓮子四種藥物,當成湯飲加入豬肚,主要藥效為利溼健脾胃。由於健脾胃,當成開胃菜,食量大些,這裏頭有攤販老闆的小小算盤。
為什麼叫四臣湯呢?查一查網路上的說法大多是講乾隆下江南的故事。「相傳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時,隨伺在旁的四位愛臣、由於日夜操勞,因此相繼病倒。而後一位僧人開出「蓮子、芡實、淮山、茯苓等燉豬肚」的藥方後,宣告「四臣,事成!」」這是強做解人。乾隆及嘉慶都是「箭垛式」的人物、穿鑿附會的大宗。
中醫用藥講究的是君、臣、佐、使。四臣湯的「臣」字是講其藥性。中藥裏還有四君子湯、六君子湯呢!在戲輓袁世凱的對聯中有「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陳湯」一句。「六君子」指的是聳恿袁世凱稱帝、「籌安會」成員楊度、孫毓筠、李燮和、劉師培、嚴復、胡瑛六人。「二陳湯」指陝南鎮守使陳樹藩、四川將軍陳宦、湖南將軍湯薌銘,原為世凱的親信,卻又加入倒戈的行列。六君子和二陳湯又都是中藥的複方,因此一語雙關,得了文字的諧趣。
四君子湯是指人參、甘草、茯苓、白朮,主要功效是補氣健脾。二陳湯是指陳皮和半夏。陳皮之為陳,其名自明。而半夏於夏、秋二季莖葉茂盛時採挖,除去外皮及鬚根,曬乾,為生半復,一般用薑汁、明礬製過入藥,製作也需個陳字。其功效為治濕痰眩暈。四君子湯加二陳湯就是六君子湯。
這樣講來,四臣湯的「臣」,到底是乾隆君臣的「臣」,還是君臣佐使的「臣」,就不必再爭執了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