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書不是讀書,好似菜色有些中不是用來吃的,叫做看菜,擺在桌上添加形色而已。就好像是字典,沒有人拿來閱讀的。書架上有很多這類的書,像其中《清代職官年表》,四大冊的表格,講各類職官的沿革增刪,誰耐受的住?又有如《中國歷代疆域圖》,一頁一頁的地圖。這些都是工具書,翻兩翻後就該上架待詔。
但也有像《中國人口史》這般的書,原先只想拿它當工具書,卻又陷入欲罷不能的窘境。我一直以為戶籍制度是日本人殖民留下來的優良制度之一,原來遠溯至至戰國編戶齊民已經是富國強兵的頭等大事:牽涉到稅基,也牽涉到兵源。而那時日本文化還在蒙昧、啟蒙的階段呢!歷代編戶齊民的寬緊有異,除了丁口田畝之外,有些還管動產、不動產。像現在的收入來源不明罪、證交稅,在以前的制度下,實施就全然不是問題。
然而編戶齊民結果的人口統計,因為戰亂、災難、實施寬緊、賦稅制度等因素,官載文書未必可信,所以必須以人口學的方法來調校。人口學本身就是一門學問,有知識而不只是有數據,所以書就可以讀了。
簡述一下書中的歷代人口數字:
夏:一千三百萬。
商:從缺。
周:一千兩百萬。
三代人數的唯一依據是皇甫謐的《帝王世紀》,竟有精準至個位數的記載,令人質疑。但他寫商從缺,夏周兩代也許有所本,數量級也與人口學推估的差不多,有參考價值。
春秋至戰國:從一千餘萬提升至三千萬。
主要推估基礎在於軍隊的人口。所以白起在長平坑趙降卒四十萬,放在總人口中超過百分之一,殘酷特別顯眼。
秦:兩干餘萬。
推估的基礎是勞力及軍隊的動員能力。由戰國急遽下降的原因乃是由於連年征伐。
西漢:極盛時近六千萬。
呈馬鞍形分佈,漢初休養生息,人口急遽成長。漢武帝時連年征伐、加重稅賦,人口下降,以後再上升。
東漢:二千餘萬後上升至五千餘萬。
西漢結束時的戰亂使得人口銳減。劉秀在位末年才得二千一百萬。順帝永和年間及桓帝永壽年間均過五千萬。
三國:在籍人口約一千三百萬。
但因世家大族可以蔭戶,實際人口約二千萬。
西晉:初在籍人口一千六百萬,以後迅速增加。蔭戶現象仍在。最高時估計在三千五百萬至四千萬。
東晉及南北朝:在二千至四千五百萬之間。
魏晉南北朝的永嘉之亂是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
隋:極盛時人口五千萬。
大業年間人口成長迅速,已恢復近漢的水平。
唐:貞觀十三年一千三百萬,至天寶年間約五千兩百萬。
安史之亂是人口第二次大遷徙。
北宋:人口已逾一億兩千萬。
宋代的經濟及農業技術水平均已達極高水準。
南宋:記載最高二千幾百萬。
主要是南宋疆域大幅縮小。另,宋因稅制問題,戶口調查未及女姓,戶、口之間的關係需用推估。南宋是第三次人口大遷移。
元:至元二十幾年,人口逾六千萬。這是極盛值。
元代疆域大幅擴充,但是在征戰時人口屠戮甚盛、農地放牧地、階級的不平等、貴族的圈占人口等,使得戶籍數字大幅降低。太宗八年,蒙軍攻入成都,「城中骸骨一百四十萬,城外者不計。」聽起來令人不寒而悚。
明:國初六千多萬,極盛時一億三、四千萬。
明朝的戶籍除了洪武年間的清查比較落實外,其餘的很多是官樣文章,戶口長期停滯在五、六千萬之間起伏,有官員連崇禎二十四年的人口都預報好了。隱匿人口的最主要原因仍然是稅賦。
清:清初一億四千多萬,道光年間四億三千萬。
這就是「四萬萬的同胞呀!」的來源。太平天國有近億的人口損失。
編戶齊民政策雖然實施久遠,但是對於怎麼樣去詮釋這些數字需要下工夫。影響這些數字最大的幾個原因是:
1.
詮釋。譬如乾隆六年只計丁不是計口。因為稅賦、勞役只需要丁。又如宋戶籍未及女口,原因相似。
2.
賦稅制度。賦稅如果合理公平,統計就容易正確,否則豪門大戶容易兼併。以前看萬曆年間「民抄董宦」案 (董其昌) 不解董家家奴居然逾百,現在知道這些有部份可能是因無法禁受稅賦追逋自願投靠的。
3.
戰亂:戰亂就沒有統計,戰亂也會牽涉到疆域變更。另外戰亂的起因及結果也是遊民產生的原因,這些使戶籍制度失去了效力。
一個有趣的數字是歷代每戶人口約在五至六人之間,這與想像中有些不同,但想想也合理,嬰兒死亡率高是以前人口成長的一個阻礙。只有宋代的每戶平均口數是兩人多較為奇特。除了有前述的不計女口的原因外,另外稅賦制度中的「大戶」累進制度也是原因。析戶以降低稅率,就好像現在拆定存、股票戶以避健保稅般。可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古今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