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中國人口史

有些書不是讀書,好似菜色有些中不是用來吃的,叫做看菜,擺在桌上添加形色而已。就好像是字典,沒有人拿來閱讀的。書架上有很多這類的書,像其中《清代職官年表》,四大冊的表格,講各類職官的沿革增刪,誰耐受的住?又有如《中國歷代疆域圖》,一頁一頁的地圖。這些都是工具書,翻兩翻後就該上架待詔。

但也有像《中國人口史》這般的書,原先只想拿它當工具書,卻又陷入欲罷不能的窘境。我一直以為戶籍制度是日本人殖民留下來的優良制度之一,原來遠溯至至戰國編戶齊民已經是富國強兵的頭等大事:牽涉到稅基,也牽涉到兵源。而那時日本文化還在蒙昧、啟蒙的階段呢!歷代編戶齊民的寬緊有異,除了丁口田畝之外,有些還管動產、不動產。像現在的收入來源不明罪、證交稅,在以前的制度下,實施就全然不是問題。

然而編戶齊民結果的人口統計,因為戰亂、災難、實施寬緊、賦稅制度等因素,官載文書未必可信,所以必須以人口學的方法來調校。人口學本身就是一門學問,有知識而不只是有數據,所以書就可以讀了。

簡述一下書中的歷代人口數字:
夏:一千三百萬。
商:從缺。
周:一千兩百萬。

三代人數的唯一依據是皇甫謐的《帝王世紀》,竟有精準至個位數的記載,令人質疑。但他寫商從缺,夏周兩代也許有所本,數量級也與人口學推估的差不多,有參考價值。

春秋至戰國:從一千餘萬提升至三千萬。

主要推估基礎在於軍隊的人口。所以白起在長平坑趙降卒四十萬,放在總人口中超過百分之一,殘酷特別顯眼。

秦:兩干餘萬。

推估的基礎是勞力及軍隊的動員能力。由戰國急遽下降的原因乃是由於連年征伐。

西漢:極盛時近六千萬。
呈馬鞍形分佈,漢初休養生息,人口急遽成長。漢武帝時連年征伐、加重稅賦,人口下降,以後再上升。

東漢:二千餘萬後上升至五千餘萬。

西漢結束時的戰亂使得人口銳減。劉秀在位末年才得二千一百萬。順帝永和年間及桓帝永壽年間均過五千萬。

三國:在籍人口約一千三百萬。

但因世家大族可以蔭戶,實際人口約二千萬。

西晉:初在籍人口一千六百萬,以後迅速增加。蔭戶現象仍在。最高時估計在三千五百萬至四千萬。

東晉及南北朝:在二千至四千五百萬之間。

魏晉南北朝的永嘉之亂是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

隋:極盛時人口五千萬。

大業年間人口成長迅速,已恢復近漢的水平。

唐:貞觀十三年一千三百萬,至天寶年間約五千兩百萬。

安史之亂是人口第二次大遷徙。

北宋:人口已逾一億兩千萬。

宋代的經濟及農業技術水平均已達極高水準。

南宋:記載最高二千幾百萬。

主要是南宋疆域大幅縮小。另,宋因稅制問題,戶口調查未及女姓,戶、口之間的關係需用推估。南宋是第三次人口大遷移。

元:至元二十幾年,人口逾六千萬。這是極盛值。

元代疆域大幅擴充,但是在征戰時人口屠戮甚盛、農地放牧地、階級的不平等、貴族的圈占人口等,使得戶籍數字大幅降低。太宗八年,蒙軍攻入成都,「城中骸骨一百四十萬,城外者不計。」聽起來令人不寒而悚。

明:國初六千多萬,極盛時一億三、四千萬。

明朝的戶籍除了洪武年間的清查比較落實外,其餘的很多是官樣文章,戶口長期停滯在五、六千萬之間起伏,有官員連崇禎二十四年的人口都預報好了。隱匿人口的最主要原因仍然是稅賦。

清:清初一億四千多萬,道光年間四億三千萬。

這就是「四萬萬的同胞呀!」的來源。太平天國有近億的人口損失。

編戶齊民政策雖然實施久遠,但是對於怎麼樣去詮釋這些數字需要下工夫。影響這些數字最大的幾個原因是:
1.          詮釋。譬如乾隆六年只計丁不是計口。因為稅賦、勞役只需要丁。又如宋戶籍未及女口,原因相似。
2.          賦稅制度。賦稅如果合理公平,統計就容易正確,否則豪門大戶容易兼併。以前看萬曆年間「民抄董宦」案 (董其昌) 不解董家家奴居然逾百,現在知道這些有部份可能是因無法禁受稅賦追逋自願投靠的。
3.          戰亂:戰亂就沒有統計,戰亂也會牽涉到疆域變更。另外戰亂的起因及結果也是遊民產生的原因,這些使戶籍制度失去了效力。

一個有趣的數字是歷代每戶人口約在五至六人之間,這與想像中有些不同,但想想也合理,嬰兒死亡率高是以前人口成長的一個阻礙。只有宋代的每戶平均口數是兩人多較為奇特。除了有前述的不計女口的原因外,另外稅賦制度中的「大戶」累進制度也是原因。析戶以降低稅率,就好像現在拆定存、股票戶以避健保稅般。可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古今皆然。



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

微戰爭

這是一本大陸出的好的科普書。我持續觀察大陸的書超過廿年,現在終於看到龐大市場養出優秀作家的例子。

這書分三冊,第一冊是《微戰爭-對決細菌、病毒》,第二冊是《微戰爭-對決鼠疫、天花、黃熱病》,第三冊是《微戰爭-對決瘧疾、愛滋病、流感》。別讓冊數嚇著了。一種傳染病就自成篇章,可以拆開看的。像第一冊的是一般科普的書常看到的,我是就先看第三冊,再回看第二、第一冊。

我這樣倒吃甘蔗是有道理的。作者王哲是學愛滋病和流行病學的。先看第三冊探底子,要是沒過關,就可以上架供養了,甭看了。但是作者後來又轉往 IT 業,業餘從事寫作,這就為科普寫作打好底子。要本科背景不是為了專業知識的深入,而是要有情境感,講述的內容參與過與只是旁觀者的旁白差別很大。王哲參與過大陸抗愛滋病之役,講愛滋病時就特別生動。這一點以前當學生時上吳大猷先生的《理論物理》中的熱力學與量子力學部份就特別有感,吳先生在廿世紀時參與過這一段的發展,講來特別有歷史的臨場感。科普作者也要如此,如果是跨界了,更有機會從其它角度來自我觀照。

作者的經歷只是起碼條件,書的內容才見真章。這本書好看的地方除了流行疾病本身的知識外,還有與歷史文化的連結。譬如說瘧疾這一章,說蘇格蘭籌鉅款往美洲探險,結果受黃熱病與瘧疾肆虐,人口銳減,整個國家財富損失 1/4。英格蘭願意出來承擔,條件是合併。這就是今日大英國協的形成原因,也為蘇獨埋下了種子。

這本書還特別有文化上的親切感。一般講科學史的總將中國置之於外,好似中國是另一個宇宙的。這本書由於作者是華人,中國是科學史的一個部份。像講鼠疫,印象中那是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可是現在的歷史學家相信鼠疫是始於 1331 年的元大都,1332 年文宗、寧宗都染病死了;圖帖睦爾即位,不久又馬上傳位,還是死於鼠疫,這也可能是元祚如此短暫的原因;像講天花,說《黃帝內經》是中西文獻中最早記載的書籍,種人痘始於清皇室;講瘧疾,提及葛洪的《肘後方》中青蒿素的記載。越戰時瘧疾盛行,美國壟斷奎寧供應,越南只能向中共求助。中國靠的是《肘後方》青蒿素的提鍊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一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原來青蒿素只能用冷水萃取!這讓北越撐了過來。有些內容更與台灣有直接的關連。像客家人比較容易有的 G6PD  (俗稱蠶豆症) ,原來與鐮刀型貧血症是一樣目的突變,都是對抗瘧疾原蟲所選擇出的基因突變。

如果真要批評這套書,我會說訊息密度太高了,每一頁中內容填的滿滿的,好像吃長崎蛋糕似的,有點快噎到的感覺。我喜歡的科普書的寫法比較是像許靖華《恐龍大滅絕》、《古海荒漠》那般,講一段發展,逐漸到高潮,突然間嗄然而止、變換主題,從另一地方緩步再起,讓人喘口氣。這樣三番兩次往返,然後大爆發。這是有編輯的襄助的專業寫法。以電影來比喻,本書比較像《不可能的任務》一樣,沒一刻得閒。另外,書中沒提登革熱,可惜了。但黃熱病、瘧疾的預防與登革熱相似,就算是相關。不過這都是「海棠無香,鰣魚多剌」之類的挑剔了!



2015年9月12日 星期六

絲路新史

在將這本書送上藏書架前,覺得有義務要為它寫幾個字分享。

這本書我有幾個地方極喜歡。第一個是譯者的功力,我不是指文字方面的,而是指在這個課題上的知識,可以為之做註,也可以回饋給原作者校讎糾錯。有這樣的功力還願意翻譯,要有些趣味和雅量。第二個是有地圖。讀這樣的書沒有圖簡直是災難,比下盲棋還考人。這本書每講個絲路的城市總有一個圖,讀完了平常不熟悉的西域和中亞就銘刻在腦子中了。第三個是它入手的方式。全部從發現的各種文字來探討絲路歷史的各個面向,從佉盧文、揵陀羅語、梵文、龜玆語、栗特語、焉耆語、大夏語、敦煌變文等,單只是語言和文字的部份的研究就可以單獨成書,絕對比 Rosetta stone 的故事要精彩。但在本書只用來陳述歷史,有點小用了。但是有即時文字支撐的歷史,可以仔細到檢視每一個敘述的細節,譬如一個商隊的貨物、種類、數量、途徑、人數等。

雖然只是小用,但得到大結果:
1.          絲路不是一個遠程的貿易路線,它是由許多的區域貿易所串成的。但有些物品會在此網路中逐漸擴散至遠方,譬如在中國也可以發現仿羅馬的金幣。
2.          絲路最大的經濟動能,是由漢、唐軍隊的餉俸所注入的,這可以是貨幣、絲或者是穀物。這些資源的數量遠超過商隊的貨物貿易量。
3.          這個區域中的人口、語言及宗教經過多次變遷,所以中亞及新疆的局勢如此複雜難解是有歷史根由的。

所以這本書也是一口氣看完的。